生活美感與創新課程分享
生活中的音樂藝術~
如何透過有感學習來進行一場適性的評量
學生輪流上台吹奏並由下一位同學幫忙錄影-2
學生輪流上台吹奏並由下一位同學幫忙錄影-3
音樂是一種藝術,也是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抒解壓力、陶冶性情,更可激發想像力,使人生更加豐富。在音樂課堂上,「直笛」由於體積輕巧,攜帶方便,而且價廉物美,易吹易學,非常適合孩子學習與吹奏。
不論哪一個領域課程的學習,到學期末免不了要有評量,直笛當然也需要評量。然而為了降低孩子對考試的害怕,筆者都跟孩子說不是要考試,而是要來進行一場直笛發表會。進行方式如下:
一、讓孩子事前自行選定表演曲目
每學期孩子們都可以在音樂課中學習四到六首的直笛曲,有課本內的歌曲,也有老師補充的卡通配樂、電影配樂或流行歌曲。在學期中的時候,就會先跟孩子告知直笛發表會的日期,提醒孩子們可以從該學期所學到的曲子挑選一首自己喜歡的作為直笛發表會的演出曲目。
每學期孩子們都可以在音樂課中學習四到六首的直笛曲,有課本內的歌曲,也有老師補充的卡通配樂、電影配樂或流行歌曲。在學期中的時候,就會先跟孩子告知直笛發表會的日期,提醒孩子們可以從該學期所學到的曲子挑選一首自己喜歡的作為直笛發表會的演出曲目。
二、總複習
直笛發表會的前一週,筆者會在課堂上將本學期教過的直笛曲都複習一次。並提醒「直笛發表會」 ,每一個人都要寫一張互評表,評別人也要評自己。表上有三個項目:選曲、演奏、一句讚美的話。「選曲」顧名思義依據選擇曲目的難易度,1至5分圈選一個分數;「演奏」則是不考慮曲目難易程度,只單純看吹奏的完整性,1至5分圈選一個分數;「一句讚美的話」就是寫下給對方的讚美或鼓勵。
三、讓每個孩子都成為主角
直笛發表會的當天,每一個孩子的演出,筆者都會用數位相機錄影,事後會播放給孩子們看。徵求第一位上台演出的自願者,他則可以指定下一位演出的人選,這個人選也就是要幫他錄影的人。如此依序下去,第一位演出者會幫最後一位表演的同學錄影。大家都會被他人服務,也要學習幫別人服務。
筆者多年實施這樣的評量模式,認為相較於其它的方式,具有下列兩項優勢:
一、互評表讓孩子更專注
當每一個孩子輪流上台表演的時候,台上只有一個人吹奏,其他人坐在位置上欣賞⋯⋯這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真實的情況是,孩子會分心、會講話、會做自己的事⋯⋯。這時候,互評表就發揮作用,孩子們要專心聆賞台上同學的表演,做紀錄、打分數還要給同學一句讚美的話,為了要填寫互評表上的欄位,孩子會專心聽表演,也學習對表演同學的尊重。
二、影音回顧讓孩子看到自己真實的表現
直笛發表會的下一次上課,筆者會把直笛發表會的影片播放給孩子們看,讓孩子看到自己真實的表現,也會帶著孩子探討曲子的難易程度與演奏的完整程度,慢慢建立孩子的鑑賞能力。
雖然透過舉辦一場直笛發表會進行直笛學習成果的評量模式,從總複習、發表、看影片,至少要花掉三到四週,其實會佔掉整學期音樂課節數很大的比例,但是筆者卻認為這樣的安排是很值得的,原因如下:
1、孩子透過表演者的角色,學習肯定自己、勇敢站上舞台展現自我;也從樂曲挑選、自主練習學習自動「自發」。
2、孩子透過協助者的角色,孩子們要彼此幫忙錄影,也從中了解到一個演出,背後需要眾人的努力與協助。大家「互動」努力才能搭建出展現自我的舞台。
3、孩子透過欣賞者的角色,透過互評表給同學一句讚美的話,肯定別人的努力、欣賞別人優點,也讓孩子們的學習「共好」。
4、孩子透過賞析者的角色,藉由互評表上的欄位,孩子去思考選曲的難易程度與演奏完整程度,進而建立藝術鑑賞的涵養。
以上為筆者個人在霧峰區桐林國小擔任音樂教學任務,進行學生直笛學習成果評量的方式與心得,分享與各位教育同仁,歡迎交流與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