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1-1-3)(1-2-1)研討會省思-挑戰學科邏輯的時代

這是清華大學的[2017統整課程與創新教學研討會]現場。

一、當生活遇見了綜合活動
乍聽,十六年來生活領域,從研究到推廣的團隊真的好努力,
一個原本為了藝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大領域統整而存在的課程,
因為[統整]與[協同]的困難性,課綱微調時,轉變了課綱的方向,
解構三大領域能力指標,以兒童生活為中心,重新規劃了五大能力。
然而,從五大能力出發的新課綱,和綜合活動領域的課綱重疊了。

頓時,覺得有點驕傲,
因為一定是因為英雄,才所見略同。
綜合活動領域一開始就走在趨勢裡,
課程改革的起點,
直接解構了過去國小的活動課程,而成就了一個新興領域。

感傷的是,當生活與綜合活動重疊之後,
透過研究,歸納許多教學現場的回饋,
讓政策轉向,低年級的生活課程號稱可以"涵蓋"綜合活動,
只要生活課程更統整、更重視探索體驗、更能引導省思、更強調生活實踐。
因為,生活領域團隊夠努力,如大海可納百川,
綜合活動,畢竟只是活動領域,就像自然、藝文和社會,只是領域。

二、以統整課程為目標的生活課程
乍聽,生活課程正在營造美好的學習圖像。
新竹市陽光國小校長陳思玎校長分享的很棒!因為溫暖的人格特質。
校長說:
生活課程強調的統整性,
並非要與學科知識對立,只是反對以學科知識邏輯來建構課程。
學生需要知道為何而學。
例如,
如果三年級的學生要學會識譜,一年級要不要教五線譜?
五線譜不應該是為了教而教,
而是要在情境中,透過生活互動來體驗。
這樣的方向,真的跟綜合活動的方向有一致性,好像也是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方向。

三、挑戰,學科邏輯
因為陳校長報告得太有條理,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當所有的[學科]都變成了學生的[生活],
身為生活課程的老師有能力負擔嗎?
當我成為了生活課程的老師,
我能夠有這種素養在生活裡看見各領域嗎?還要提供探索情境。
學科的知識邏輯,會有一天沒有存在的意義嗎?
統整學習裡,精進了什麼能力?放棄了什麼能力?

也許,不小心想太多想太遠,
但是回歸生活課程的模式,不就是幼稚園的課程模式嗎?
九貫的時候,是低年級三大領域統整的課程模式,
十二年國教開始的時候,是低年級四大領域統整的課程模式,
如果有更多的研究報告,這樣的學習圖像,學生真的很棒,
會不會有一天,統整課程成為國小的教育模式,然後國中,然後高中,
畢竟這是教育政策,
而統整課程呼應了[人]本來就是統整的。

學科知識的邏輯,到了消失的時候了嗎?

四、統整課程脈絡下的危機
想起,焦點經驗,
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在統整活動裡學習?
短短四年的師資培育,
該學的是學科邏輯還是教學法?

感覺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爭議,教學需不需要讓學科專業的來?

師專的年代,每個國小老師,什麼都可以教;
師院的年代,每個國小老師,有自己的學科專業;
統整課程正夯的時代,思索學科邏輯的意義。

五、結語
本來認同的統整課程,在今天,也想挑戰。
進入了見山不是山的階段了嗎?
最後想起了[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的核心素養,微笑了,中毒了。

學科邏輯的擁戴者,是時候跟統整課程的擁戴者進行交流了,
在跨領域的十字路口上,至少充分的對話,看見自己的位置。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