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迷思:綜合領域老師的評量未使用紙筆測驗,如何達到公平、客觀以取信家長?

迷思:綜合領域老師的評量未使用紙筆測驗,如何達到公平、客觀以取信家長?
概念釐清與建議:
一、實施多元評量,經營多元智慧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評量應依據教學目標研擬適切的評量方式、評量內涵、評量人員及評量過程,並呈現多元的學習結果,以提供更適性化的教學來增進學生成長 (教育部,2008) 。因此將多元評量的概念代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是很必須且重要的。綱要所提出的評量原則與方式如下:
教學活動宜直接達成教學目標、間接呼應能力指標,並選取適切的多元評量方式,宜掌握原則有:1.評量的目標應與課程目標結合,2.評量內涵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3.評量的過程應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4.評量的人員可包含家長、小組長、同儕、或學生本人參與。5.評量的結果應顧及個別差異,兼顧能力及努力向度,宜以多元的方式呈現,並能讓一般人瞭解。
() 評量的方式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宜採多元評量方式,依據評量目的選取適切的評量方式,詳列如下:
1. 實作評量:如成品製作、表演、實作、作業、鑑賞、實踐或其他行為檢核表、態度評量表。
2. 口語評量:如口試、口頭報告、晤談、。
3.檔案評量:如研究報告、遊記、教學日誌、會議紀錄、軼事紀錄或其他系列資料之評量。
4.高層次紙筆測驗:如活動心得、活動單紀錄或其他文字敘述之評量。
5. 另外,口頭報告、演說辯論、田野考察、活動紀錄、問卷調查、實驗觀察、實際操作、分組討論、作品展覽、成果發表、撰寫報告、家長檢核、學生自省、聆聽錄音、角色扮演、閱讀心得、資料蒐集、行為觀察、繪圖製表、情境模擬、習作練習、歌唱遊戲、即興發表、晤談訪問、欣賞評鑑、推理計算、量表填寫等,也都是可參考的評量方式。


二、發揮教師專業,訂定完整的評量計畫
在教育部所公佈的課程綱要中有提到,國民中小學教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應具備四項關鍵能力,其第4點即是多元評量的知能,包含根據學生個別差異採取適性、多元評量方法的能力,以及設計工具的能力 (教育部,2008) 。教師應透過各種進修與研習的管道,熟悉這些評量的內涵與特色,結合電腦科技的使用,以強化本身運用多元評量的能力。

三、充份的溝通及協調
(一)觀念溝通
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評量最重要的觀念是,應特別注意學生個別差異,其重點放在檢驗個別的學習成果或不足之處,而非在讓班級學生中分個高下,因此必須將這樣的理念與家長做充份的溝通,讓家長接受分數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二) 對評量計畫的了解與協調
雖然計畫訂的很詳細,但難免仍有家長對計畫內容不瞭解,因此不妨利用班親會、電訪、書面等方式,收集家長意見,再針對問題處理或修改計劃。

四、結語
評量是獲取資訊,進而形成判斷,並依據以做成決定的過程,所謂記述、獲取或提供資料以作為判斷是它的目的,若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用非教育或甚至是反教育的手段,則是萬萬不可。例如,為了解學生的認知層次,進而祭出強迫性的密集考試;為評定徐生的技能層次,讓他們暴露於危險的工作環境中,凡此種種,皆明顯違反了教育的神聖使命。
     釐清評量的目的為何,重視學習歷程中發展的自我評量、自我承諾與父母的參與,如能正確使用,相信教學效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長將指日可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